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次
面对四处横飞的“不确定性”,听上一个满溢“确定”的企业故事,是一件让人心情愉快的事。
2024,浙江民企“德力西”迎来四十周年。四月底,德力西上海总部,低调的胡成中打开话匣子,和我们聊了一个下午,一壶茶从浓喝到淡,一个故事从淡说到浓,余味不绝。
故事的主线是:一家肇始于手工作坊的浙江民营制造企业,在一个完全竞争的成熟行业中,是如何一路遇水搭桥、逢山开路,进化为年营收超700亿元的中国企业500强的?
胡成中给了我们答案,这个答案既是德力西式的,也是中国式的。
胡成中资料图 图片由德力西提供
要做“百年老店”,必须要有“战略定力”
潮新闻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德力西的主业一直是低压电气制造,这不是一个听上去高大上的产业,相反还给人“红海”的感觉,怎么会坚持这么多年?
胡成中:从1977年跑供销算起,我做电气产业已经47年;从1984年创立求精开关厂算的话,我做电气制造整整40年。现在回过头看,德力西能生存这么久,我觉得第一个原因就是,我选了一个好的主赛道并且坚定不移跑下来了。
当然,不是说我没有尝试过别的产业,我也尝试过汽车零部件、矿业、LED等产业,最后都没做起来。但是,我在做这些尝试的时候,电气产业的核心主业地位从没动摇过,而且我设置了主业“防火墙”,新业务即便不成功也不会“伤筋动骨”。 现在我就更加坚定,要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就必须要有“战略定力”。
记者:人类现在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夕,你还觉得电气制造是一个好赛道吗?
胡成中:是的。你刚才说这个产业听上去像是“红海”产业,确实,从我最初进入开始,这个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就是成熟产业,大大小小的同行有很多,这一路过来,我们也遭遇过十分激烈的竞争。
但是,电气产业确实是一个国计民生都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性很强的好行业,只要人类还用电,就离不开电气产品,新能源行业离不开,人工智能行业也离不开。就像人们要穿衣服一样。而且,目前来看,恐怕也没有什么能源形式能够替代电的。放眼全球,一个国家越发达,电气化程度就越高。
记者:没错,成熟行业不等于落后行业,但成熟行业也必然面临残酷的大浪淘沙,玩家的二八分化是必然规律,德力西是怎么一直留在牌桌上且成为了主要的玩家之一?
胡成中:那就要不断进化。做企业风光的时候很风光,残酷的时候也很残酷。你看我桌子上的这张企业负责人合影,至少有一半现在企业都遇到问题了。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的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做企业,必须不断进化才能生存,不管你是什么行业,这是不会变的。
成熟行业的新质生产力从哪里来
记者:那德力西是怎么进化的?
胡成中:我觉得企业的进化,就是要不断做出新质生产力。要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思想。新质生产力不等于某个具体的行业,不是说这个行业就是,那个行业就不是。
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我的理解,新质生产力就是一种“合力”,既包括人才的高素质化和专业化,也包括装备、设备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还包括生产方式的智慧化、绿色化,管理方式的现代化,营商环境的法制化、国际化。这些都能做到,不就是新质生产力了吗?
德力西电气芜湖基地 图片由德力西提供
记者:能再具体说说吗?
胡成中:比如,我们2015年竣工投产的芜湖基地,现在整体自动化率超过70%,关键产品线自动化率超过97%,原先上千人的车间,现在只要几十个人就能正常运转,这就是新质生产力吧。
再如,我们正在加大“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通过这种对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将传统生产力变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方向。目前美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达到80%左右,中国目前只有54%,这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
还有,最近几年我们坚持同心多元战略,逐步进入军工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精密制造等领域,既贴合了我们的制造业本色,跟主业形成协同,也符合国家战略导向。
这些都是未来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巨大空间。
在更多保护主义的世界,做互利共赢的“地瓜”
记者: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融,但现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有着更强烈的保护主义情绪,这是许多中国企业在谈到“不确定性”时,最感到不确定的地方。
胡成中:是的。但是,我认为,全球化是难以逆转的,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全球化布局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鼓励发展“地瓜经济”,支持帮助我们企业出省、出国发展,既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又能为当地创造就业和税收,发展壮大后也能更好反哺家乡。2023年,浙江做出实施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的重大决定,进一步鼓舞了我们的信心。
现在,德力西是国内市场占大头,出口占百分之十几,所以我们正在加大全球化布局的力度,要把国际市场做大,这两年海外业务每年增长率都超过了30%。当然,在具体布局上要根据不同市场的政治经济环境,选择不同的布局策略。
记者:具体策略是什么?
胡成中:哪里有市场就会考虑去哪里布局,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是目前我们的主要方向,印度、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都是很大的市场,中东市场我们也很看好,今天我就接待了一批沙特的客户,还有非洲市场,潜力很大。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国家,比如市场比较大,资源、能源供应充足,政策稳定法律健全,我们会考虑投资建厂,当然我们不可能全部建厂,还会有其他的布局方式。
德力西温州基地 图片由德力西提供
记者:你们和全球电气巨头施耐德成立合资公司已经17年了,这个合资对你们的海外布局有什么启发和帮助?
胡成中:和施耐德成立合资公司17年来,年销售额增长了十多倍,对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施耐德电气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是真正的互利共赢发展。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说,与施耐德的合资也让我对全球化布局有了更多感悟。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所有的中国500强企业,最终都是要去做全球布局和全球化运营,只有具备了全球化能力,才真正谈得上“强”。你看施耐德,法国的世界500强,和我们合资时,他的市值是两千亿,现在是近万亿,靠的是什么?全球化运营至关重要。施耐德在全球布局了200多个工厂,产品有中国制造、美国制造、印度制造、法国制造等等,真正做到了全化球生产、全球化销售。
我们也会学习施耐德的全球布局经验,比如人才本地化,我们会选择当地合作伙伴深度合作,会尽可能使用本地化人才。
还有就是风险防范。当年我们和施耐德谈判成立合资公司时,谈了一年多,谈了100多次,最后签那个协议我签了一天,很厚很厚,条款非常多。很多条款当时我们说不可能发生,但施耐德坚持要写下来。其实,这些条款就像是“核武器”,备而不用,但对双方都有威慑力。
民企传承,是人的传承更是竞争力的传承
记者:传承是民营企业的永恒之问,外界对浙商传承非常关心,现在许多浙商二代都开始接棒,你是怎么做的?
胡成中:2018年,我的儿子胡煜鐄就已经接任集团总裁了。现在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都是他在负责,我基本上是不管的。
对胡煜鐄这几年的工作,我是满意的,进步很快。他当总裁后,做了几件大事,有效提高了竞争力。比如,他主持新增及修订了近百项管理制度和标准,确立了集团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框架。在他的推动下,德力西明确了“同心多元”的发展路线,把聚焦主业、聚焦高端制造作为核心主轴,不能向主轴靠拢和发挥协同作用的业务都删繁就简。他还率领管理层,把集团电气主业的智能化升级作为巩固集团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头号工程,投入巨大,效果显著。
胡成中资料图 图片由德力西提供
记者:那么你主要做什么?
胡成中:我现在是集团董事局主席,我的工作主要就是管好三个人,抓好三件事。
三个人,一是我的儿子,集团总裁,一是合资公司的总裁,还有一个主管投资的负责人。管人我有一句话,叫做“高度集权、充分授权”,一方面我是董事局主席,是公司最高决策者,另一方面我又是充分授权的,我管的这三个人都是实权派,职权是放到底的,我不会越权,去下面指手画脚。
管好三件事,一是发展战略,也就是“做精做专,夯实主业”战略,公司高管团队要不折不扣贯彻这个战略。二是公司团队,人才是第一位的,好人才一定要留住,这方面我学习华为。现在我们的团队特别是高管团队非常优秀,我也不怕别人来挖人,因为激励机制是到位的。德力西电气已经连续三次被评为全球最佳雇主了!三是公司报表,也就看利润和业务增长,把指标下给刚才说的三个人。
记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格,和儿子在经营管理上的意见分歧多吗?
胡成中:我们在战略上是一致的,他一直沿着我们制定的战略方向在布局,我们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矛盾。当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想法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大方向没问题。德力西近年来基本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说明我们合作效果很好。
记者:所以,你对德力西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
胡成中:对!现在很多民营企业都遇到传承问题,有的是二代不愿意接,觉得太辛苦,有的是接不了,不接地气,接了就把企业搞死了。我觉得,企业传承首先要搞清楚传承什么,不是说传承多少资产、多少财富,企业是活的,是需要运营能力的。所以,企业传承,表面上看是人的传承,实质上是竞争力的传承。
我对德力西未来很有自信,因为德力西是有竞争力的企业,我们的企业传承也是传承竞争力,这是一种体系化的能力。打个比方,你让我现在再去创办一家德力东,我也干不成,离开德力西就不行。